訪問量:45 次發布時間:2025-03-10
進一步了解產品詳情,咨詢:15537156339
石油開采、儲運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和污染土壤,已成為威脅生態環境的“隱形殺手”。據測算,我國現存石油污染土壤總量超20億立方米,其中油田區域污染占比達60%以上。傳統焚燒、填埋等處理方式不僅成本高昂,更易造成二次污染。在此背景下,德森環境自主研發的油泥熱洗技術,以“資源化、低碳化、規模化”為核心,開創了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的新范式,真正實現了“變廢為寶”的生態價值轉化。

德森油泥熱洗技術通過“熱力活化-化學剝離-梯度分離”的協同作用機制,破解石油烴與土壤顆粒的穩定結合難題。其技術體系包含三大創新模塊:
熱力活化模塊:采用分級加熱技術,在200-450℃溫區精準控溫,通過熱傳導破壞油-土界面結合力。配套余熱回收裝置可將系統熱效率提升至85%,較傳統設備能耗降低40%。
化學剝離模塊:自主研發的復合型清洗劑,結合表面活性劑與螯合劑的協同效應,將石油烴剝離效率提升至92%以上。該配方突破性地采用生物基原料,實現清洗劑可降解率超98%,避免傳統化學藥劑的環境殘留風險。
梯度分離模塊:集成多級旋流分選與膜分離技術,構建油-水-固三相分離系統。其中砂石骨料回用率超90%,回收油品達到工業燃料標準,處理水經凈化后循環利用率達80%。
德森油泥熱洗技術已在多個國家或地區重大工程中驗證其效能.在長慶油田采油二廠項目中,累計處理油污土壤12萬立方米,回收原油4300噸,創造直接經濟價值超2000萬元。修復后土壤總石油烴(TPH)含量穩定低于800mg/kg,達到《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標準》要求,治理周期較傳統方法縮短60%。上海普陀某化工遺存地塊治理中,采用熱洗技術對5.3萬立方米含油土壤進行修復。修復后地塊用于建設新能源儲能基地,土地溢價率提升280%,實現“污染治理-土地增值-產業升級”的良性循環。
石油污染土壤治理,本質上是人類對工業文明副產品的救贖。德森環境以科技創新為支點,不僅讓受污染土地重獲生機,更開辟了“環境治理-資源再生-價值創造”的可持續發展路徑。當黑褐色的油泥經技術轉化變為可生長植被的凈土,當回收的原油重新匯入工業血脈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勝利,更是對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這一文明命題的深刻回應。在美麗中國建設的征程中,德森油泥熱洗技術正書寫著生態修復的綠色答卷。
鄭州德森環境
微信掃一掃,分享給朋友!